“接口幂等性”的版本间的差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Jihongchang(讨论 | 贡献)  | 
				Jihongchang(讨论 | 贡献)   | 
				||
| 第3行: | 第3行: | ||
=== 什么是幂等性 ===  | === 什么是幂等性 ===  | ||
发一次接口调用与发多次相同的接口消息都能得到与预期相符的结果  | 发一次接口调用与发多次相同的接口消息都能得到与预期相符的结果  | ||
| − | [[文件:幂等性图1.png|无|缩略图|664x664像素]]  | + | [[文件:幂等性图1.png|无|缩略图|664x664像素]]作为前端的应用,应用系统往往需要和后台的数据服务进行交互,在这个交互的过程中通常会选择 RESTful 或者 RPC 的方式进行调用。  | 
| + | |||
| + | 在这个过程中,以目前主流的 RESTful 为例:  | ||
| + | |||
| + | 在实际的开发过程中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系统和系统之间(这里指的就是应用系统和数据服务)是通过网络来进行数据传输的,只要是网络就可能出现网络抖动的情况,那么为了保证系统的高可靠性,作为前端的调用系统,可能会增加像 Spring  | ||
2023年3月5日 (日) 09:51的版本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J44y1k7Se
什么是幂等性
发一次接口调用与发多次相同的接口消息都能得到与预期相符的结果
作为前端的应用,应用系统往往需要和后台的数据服务进行交互,在这个交互的过程中通常会选择 RESTful 或者 RPC 的方式进行调用。
在这个过程中,以目前主流的 RESTful 为例:
在实际的开发过程中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系统和系统之间(这里指的就是应用系统和数据服务)是通过网络来进行数据传输的,只要是网络就可能出现网络抖动的情况,那么为了保证系统的高可靠性,作为前端的调用系统,可能会增加像 Spr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