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re 1 = 1 的存在意义”的版本间的差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Jihongchang(讨论 | 贡献)  (建立内容为“1”的新页面)  | 
				Jihongchang(讨论 | 贡献)   | 
				||
| 第1行: | 第1行: | ||
| − | + | === 示例 ===  | |
| + | 场景是我们要实现一个这样的常见查询功能:  | ||
| + | |||
| + | 根据 <u>书的名字</u> 和 <u>作者的名字</u> 查询书籍,但 <u>书的名字</u> 和 <u>作者的名字</u> 又都不是必填项,可填、可不填。  | ||
| + | |||
| + | 那么在进行 SQL 拼接的时候就可以:  | ||
| + | |||
| + | |||
| + | |||
| + | |||
| + | 实际场景应该要更复杂一些,书店里的自助查询终端一般是使用了文本搜索引擎的:  | ||
| + | |||
| + | 先对输入的字符串做分词、然后再和已经用  <u>书的名字</u> 和 <u>作者的名字</u>  做了反向索引的数据库数据进行模糊匹配。  | ||
2023年8月15日 (二) 03:13的版本
示例
场景是我们要实现一个这样的常见查询功能:
根据 书的名字 和 作者的名字 查询书籍,但 书的名字 和 作者的名字 又都不是必填项,可填、可不填。
那么在进行 SQL 拼接的时候就可以:
实际场景应该要更复杂一些,书店里的自助查询终端一般是使用了文本搜索引擎的:
先对输入的字符串做分词、然后再和已经用 书的名字 和 作者的名字 做了反向索引的数据库数据进行模糊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