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上半年 上午
6
计算机执行程序时,CPU中()的内容总是一条指令的地址。
A、运算器
B、控制器
C、程序计数器 √
D、通用寄存器
程序计数器(简称 PC)
程序计数器是用于存放下一条指令所在单元的地方。
当执行一条指令时,首先需要根据 PC 中存放的指令地址,将指令由内存取到指令寄存器中,此过程称为“取指令”。
与此同时,PC 中的地址或自动加1或由转移指针给出下一条指令的地址。
此后经过分析指令,执行指令。完成第一条指令的执行,而后根据 PC 取出第二条指令的地址,如此循环,执行每一条指令。
7
在寻址方式中,将操作数的地址放在寄存器中的方式称为()。
A、直接寻址
B、间接寻址
C、寄存器寻址
D、寄存器间接寻址 √
寻址方式有:
- 立即寻址:操作数就包含在指令中。在形成指令的机器代码形式时,立即数就跟在指令操作码的后面,取出指令时即可得到操作数。
- 直接寻址:操作数存放在内存单元中,指令中直接给出操作数所在存储单元的地址。
- 寄存器寻址:操作数存放在某一寄存器中,指令中给出存放操作数的寄存器名。
- 寄存器间接寻址:操作数存放在内存单元中,操作数所在存储单元的地址再某个寄存器中。
- 间接寻址:这种寻址方式下,指令中给出操作数地址的地址。
- 相对寻址:指令地址码给出的是一个偏移量(可正可负),操作数地址等于本条指令的地址加上该偏移量。
- 变址寻址:操作数地址等于变址寄存器的内容加偏移量。
17
()防火墙是内部网和外部网的隔离点,它可对应用层的通信数据流进行监控和过滤。
A、包过滤
B、应用级网关 √
C、数据库
D、Web
23
在 Windows 系统中,磁盘碎片整理程序可以分析本地卷,以及合并卷上的可用空间使其成为连续的空闲区域,从而使系统可以更高效地访问()。
A、内存储器
B、高速缓存存储器
C、文件或文件夹 √
D、磁盘空闲区
25
在某单处理机系统中,采用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
某一时刻,该系统中有4个进程P1、P2、P3、P4(假设进程按此顺序到达),其中P1为运行状态,P2为就绪状态,P3和P4为等待状态;
且P3等待打印机,P4等待扫描仪。
若P1释放了扫描仪,则下列进程中()处于运行状态。
A、P1 √
B、P2
C、P3
D、P4
注意:进程P1为运行状态,原先占用了扫描仪,现在虽然释放了扫描仪但仍然处在运行状态。除非时间片到才会变成就绪状态。
26
某系统中有一个缓冲区,进程 P1 不断地生产产品送入缓冲区,进程 P2 不断地从缓冲区中取出产品消费,
用 P、V 操作实现进程间的同步模型如下图所示。
假设信号量 S1 的初值为1,信号量 S2 的初值为0,那么 a、b、c 处应分别填()。
A、V(S2)、P(S2)、V(S1)
B、V(S2)、P(S2)、V(S1) √
C、P(S2)、V(S1)、V(S2)
D、P(S2)、V(S2)、V(S1)
PV 操作是实现进程同步与互斥的常用方法。
P 操作和 V 操作时低级通信原语,在执行期间不可分割。
其中,P 操作表示申请一个资源,V 操作表示释放一个资源。
信号量 S1 表示缓冲区是否空闲,初值为1,表示缓冲区空可以将产品送入缓冲区;
信号量 S2 表示缓冲区有无产品,初值为0。
P(S1)表示:消耗一个空闲缓冲区;
V(S2)表示:增加一个产品;
P(S2)表示:消耗一个产品;
V(S1)表示:增加一个缓冲区。
38
根据权值集合 {0.30,0.25,0.25,0.12,0.08} 构造的哈夫曼树中,每个权值对应哈夫曼树中的一个叶结点,()。
A、根结点到所有叶结点的路径长度相同
B、根结点到权值 0.30 和 0.25 所表示的叶结点路径长度相同 √
C、根结点到权值 0.30 所表示的叶结点路径最长
D、根结点到权值 0.25 所表示的两个叶结点路径长度不同
这道题基本就是考怎么构造哈夫曼树,从最小的两个开始:
0.45+0.55
1 | ||||
---|---|---|---|---|
0.2+0.25
0.45 |
0.25+0.30
0.55 | |||
0.08+0.12
0.2 |
0.25 | 0.25 | 0.30 | |
0.08 | 0.12 |
40
对一棵二叉排序树进行()遍历,可得到该二叉树中结点关键字的有序序列。
A、先序
B、中序 √
C、后序
D、层序
二叉排序树的特点是 2i≤i≤2i+1,中序遍历顺序是左孩子结点、父亲结点、右孩子结点,所以是中序遍历。
42
某有向图G的邻接表如下图所示,可看出该图中存在弧<v2,v3>,而不存在从顶点 v1 出发的弧。
关于图G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G中存在回路
B、G中每个顶点的入度都为1
C、G的邻接矩阵是对称的 √
D、G中不存在弧<v3,v1>
按照题目,可以画图如下:
选项A:v0、v2、v3组成了一个回路,所以错误的不是A;
选项B:
- v0:只有v3指向v0
- v1:只有v0指向v1
- v2:只有v0指向v2
- v3:只有v2指向v3
每个顶点的入度都为1,所以错误的不是B;
选项C:
画出邻接矩阵可得:
v0 | v1 | v2 | v3 | |
---|---|---|---|---|
v0 | 0 | 1 | 1 | 0 |
v1 | 0 | 0 | 0 | 0 |
v2 | 0 | 0 | 0 | 1 |
v3 | 1 | 0 | 0 | 0 |
明显不对称,所以错误的是C。
选项D:
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存在弧<v3,v1>
43
已知有序数组a的前10000个元素是随机整数,现需查找某个整数是否在该数组中。
以下方法中,()的查找效率最高。
A、二分查找法 √
B、顺序查找法
C、逆序查找法
D、哈希查找法
解:
注意审题,已经说了是“有序数组”
44 45
在面向对象方法中,采用()可将对象的内部实现进行隐藏。
A、继承
B、封装 √
C、多态
D、参数
一个对象通常由()组成。
A、属性及其值和方法
B、对象标识、属性及其值
C、对象名、方法及其参数
D、对象标识、属性和方法 √
46
在UML中,行为事物是模型中的动态部分,采用动词描述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行为。
()不属于行为事物。
A、交互
B、状态机
C、关联 √
D、活动
53
某企业拟开发一套大数据可视化平台,其系统架构包括:
①集成与管理层、②数据可视化层、③数据分析处理层、④数据访问接入层,可图示如()。
A、
① | ② |
③ | |
④ |
B、
③ | ④ |
② | |
① |
C、
④ | ① |
③ | |
② |
D、
② | ① |
③ | |
④ |
解:应该是
数据可视化层 | 集成与管理层 |
数据分析处理层 | |
数据访问接入层 |
57
数据库系统中,构成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是()。
A、数据类型、关系模型、索引结构
B、数据结构、网状模型、关系模型
C、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完整性约束 √
D、数据类型、关系模型、完整性约束
已知函数y=f(x) 在 x1 和 x2 处的值分别为 y1和y2,其中,x2>x1 且 x2-x1 比较小(例如0.01),则对于(x1,x2)区间内任意 X 值,可用线性插值公式()近似地计算 f(x) 的值。
A、y1+(y2-y1)(x-x1)/(x2 - x1) √
B、x1+(y2-y1)(x-x1)/(x2-x1)
C、y2+(y2-y1)(x2-x1)/(x-x1)
D、x2+(x2-x1)(x-x1)/(y2-y1)